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觀影心得:目擊者

前言:因為答應了要交心得報告,所以打了這篇文章。不過,就這部片整體看來,口碑這麼好絕對是實至名歸,看到臺灣能拍出這麼精彩的影片(能不能拿金馬最佳影片呢?),完全不下於黃金時期的港片,也真是值回票價。因此好好推薦推薦也是必要的!

在劇情設計的部分,目擊者與程導演的前一部作品"紅衣小女孩"相較,是更細緻而精彩的作品。不但線索放的夠多,讓觀眾更有參與感,氣氛的營造(尤其是燈光和聲音的選擇)都配合得很好,很能幫助入戲。

在說故事的速度方面,目擊者完全沒有"紅衣小女孩"那樣鬼出現的太快,詛咒一個一個來的太慢的問題。真格來講,目擊者的故事速度是比較平均的緊湊,這應該要多謝剪接,這次的剪接真的很好,意識流的處理法省去不少敘述的麻煩,也不會讓觀眾不好懂。

至於理念的方面,目擊者裡面每個角色都有兩個面向(表和裡),這應該是刻意為之。因為探索表裡不一正是本片的樂趣所在,而英文片名暗示的原歌謠"每個人都有分",則是本片樂趣之二,安排得很有條理,也很有意思。

總之這部片已經表現得很好了,愛此類型影片的應該都會買單。要說"批評"什麼的也太困難,因為這部很難找出缺點XD 那麼,就只是提一些個人意見吧!

1. 女性觀點可以更強化:其實跟"紅衣小女孩"裡面女角去脈絡化是同一個問題。這次全片中只有兩個女角....數量上不會太少了嗎?質量的部分,這兩個女角也有很明顯的影視刻板印象:一個是鄉土劇裡常見的干巧職場女,一個是八點檔常見的柔弱女性(表)……老實說,如果我設計的話,會把前者的(表)設計的更不那麼典型一點,不然她的那一線真的太好猜了。
兩個女角的表現都因為角色而受限,這是有點可惜的事。和人物形象鮮明又有厚度的男主角相較,女角顯得更形失色。雖然對劇情吸引度沒有影響,但對打國際市場或比賽應該會有影響,因為這不只是政治正確性,更牽涉到角色的深度。

2. 拍得太認真:......不,倒不是說要不認真拍啦。我的意思是...劇情塞太滿。劇情很多人物複雜當然是賣點,可是我覺得安排的太綿密了?一直都很緊張的劇情,使得本片失去兩個東西,一個是"幽默",另一個是"留白"。
要成為賣座的影片,幽默是必要條件(除非拍鬼片)。目擊者是好片,但不是會讓人在假日看完後會心情舒暢的片,所以是像"怒火邊界"那樣劇情好,但票房不能跟"麻辣女王"比的片。畢竟幽默元素是非常重要的戲劇精華,俗的可以賺票房,不俗的可以帶出人生荒謬感,讓大家輕鬆一下,接著的緊張也才凸顯的出來。
另一個點是留白。這個李安最會。一關扯一關,環環相扣的劇情是很緊湊沒錯,可是角色太忙,就沒時間一個人探索感情,也沒時間兩個人談情說愛,或者做跟追查無關的事。
留白也會影響到故事速度,這樣回到剛剛緊湊的那點:老實說,排得這麼緊湊到底好不好呢?
用打武術套路來做個比喻。引用一下我們老師說過的話,如果今天是要打一套快拳,從頭到尾都很快,那"就等於不快"。所以戲劇中犧牲一些緊湊的劇情,換上慢的情感描述其實是必要的。因為有慢的基礎,快的部分看起來才會更刺激。

3.鏡頭的運用:其實某幾幕人比較多(一群大老們聊天喝酒的那段),鏡頭好像滑動太快,看起來很暈...但這也可能是我在只有四排的小廳裡看這部片,才凸顯了這個問題。其他的觀點都不錯,像是從後照鏡角度啦,跟蹤角度啦,都滿有帶入感的。
不過話說回來,我發現只要在片中出現鏡頭對著某個人或某個靜物很久的時候,下一個場景就必然會用到那個證據XD.....這應該是故意的吧?
不過之後就讓我陷入玩起"威利在哪裡"的偵探遊戲....嗯,其實也是不錯的特色啦。

4.英文片名的疑慮:雖然說前面誇讚本片英文片名,但是因為這個梗已經太多人用了,究竟用這個好還是不好呢?這也是我常碰到的取名困境...
再者誰殺了知更鳥這個梗,好像也很難扣住實體的象徵。雖然開頭跟結尾都有鳥串場,但還是覺得跟本片有一點距離,不如中文片名(探討目擊或參與)貼切。

5.關於"那個笑話":讓我想到的是"致命玩笑"中小丑對蝙蝠俠說的笑話,所以情不自禁(?)會拿來比較。不過有點可惜,小丑的那個笑話和當下的情境顯然比較搭,很自然的表現出人生的荒謬感,目擊者片中的笑話點其實沒那麼契合全片主旨或者人生境界。

當然,以上全部都是雞蛋裡挑骨頭就是了。如果我要寫文化研究類的學術論文,大概就是從這幾個點寫吧……雖然我目前不想。
這部片真的很不錯,是個可以在臺灣書院裡當臺灣之光的片子。金馬最佳影片的入圍如果沒有它會是很奇怪的事XD
期待導演可以繼續拍更多影片讓我們支持,也讓大家看到臺灣類型片的新希望啊~
ps.黑羽兄也很厲害!要繼續寫下去!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2016滿月堂系列再出發(?)預告

不好意思啊,大家應該都發現滿月堂系列線上版做出的變更吧?
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因為嘛……
滿月堂要集結成冊了
(驚)
是,是,我也滿驚訝的哈哈哈哈,畢竟從當時到2016年初都並沒有要把滿月堂出書的計畫。不過同樣是在年初,在和365地球公民的眾編輯討論過後啊……
"既然都有計畫要把XX出書了(呼,差點又破梗),那滿月堂不是也可以出書嗎?"
"啊……說的也是哦?我怎麼沒想過……不對,大哥大姊你們太高估我了!未必會有出版社想出吧!再說故事我都PO上網了啊,會有版權問題吧?"
"嗯,說的也是。"

不過這個世界是很奇妙的,只要活著就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所以因緣際會下,滿月堂系列要出書囉,耶!(中間跳過好多啊汗!)
這個……所以因為版權問題,各位對不起,網路版要先下架囉,只留下第一部第一篇作為試閱。
雖然有點難以啟齒,不過請大家繼續支持滿月堂系列吧!
有新消息我會通知各位的!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評論:波赫士.夏瑪茲"吃"

三月二十三號晚上在北美館裡面有一場現代舞表演,雖然事前沒做什麼功課,演出前完全沒想到自己會看到什麼,但結果驚人的不錯。
看完以後有些心得,就分享在這了。如果這團還有繼續演出,也算給好奇的人一些劇透吧。

首先必須承認,這場舞蹈在觀賞時不會有太"愉悅"的體驗,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剖析社會和自我的不舒適。但那就是表演者們的目的。
現場是參與式的開放空間,近十位不同種族,性別,年紀與體態的舞者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分別位在不同角落進行演出。每個舞者身邊都有一疊聖餐紙,這一小時內,他們必須一邊吃下那些紙,一邊歌唱。
口腔部位的"吸收"和"釋放"一進一出同時做到,這樣的設計已經夠挑戰了。但不只如此,他們還必須"炫技"的加入即興動作,並在各種衝突中達成表現的平衡,挑戰人體極限。
大部分的動作都是痛苦與掙扎的,舞者們近距離的在你面前的地上翻滾,抽搐,額冒青筋,滿臉通紅,但仍拼命的歌唱,並且將紙一張一張吃下去。這種掏心掏肺的演出在沒有舞台距離的情況下格外震撼。透過肢體動作傳遞的情感非常直接,而且少了文字或畫面這種中介,可以詮釋的方向對觀賞者來說更個人,也更多元了。
對我來說,可以詮釋的方向有幾個:
1. 宗教性的吃:這是第一個衝入我腦中的。"吃"的戲碼雖然遵循的是結構式的起承轉合(弱起,弱收,中段採山峰山谷交錯的不同主題安排)但宗教暗示的意味貫徹全劇。在"起"的部分,舞者們一面掙扎,一面強迫自己不斷吃下紙張,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但丁的"煉獄"。雙人舞者們互相撕咬,用暴力征服對方,在最上層的精神解釋便是一種宗教性的墮落和自罰。聖餐紙的使用強化了這方面的詮釋,而在詩歌吟唱和撰寫上則是亦是接近聖經的簡短形式。我唯一不確定的是裡面"國王"的意涵,在吟唱時提到"大家認為他是一個怪物",並且將他射死(這段沒有文稿我不敢亂猜)是否也在暗示耶穌。但當然,還可以暗示的角色太多了,也不必然要完全往這方向詮釋。
2. 社會性的吃:編舞者說他們吃的"白紙"可以象徵一種社會結構。這就是其中的社會性。在表演過程中,舞者們有集體抗議的吶喊,也有聚會的歡樂,這裡象徵的吃即是訊息的吸收。由於舞者來自多個歐洲國家(其中一位來自非洲),而當地近年來的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我認為這種抗議也不必然代表實質激進的抗議,而是個人無奈的,對無法轉圜之事的無力抗議。這可以連結到有些舞者們會加入特定動作的表演:像是將吃入的紙張咀嚼之後,吐出,再吃下去。這樣的無可奈何是很深層的,就算倒臥在地,或者掙扎拒絕,都沒有辦法阻擋。
3.生物性的吃:
"吃"代表生命體還活著。雖然活著就是受苦,但個體還是得繼續難堪的活下去。一旦不吃,生命體也就死了,所以無論如何還是得繼續的吃。
在演出前編舞者提到禁食,是"因為個人被剝奪一切的自由,所以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絕食"。絕食是反生物性的,但卻弔詭的是一種唯一能表現自由意志的方式。在本表演中,則是相反,舞者永遠都在強迫自己餵食自己。就算到最後一刻,舞者們還是得貪婪的撿拾最後一點剩餘在地上的殘渣,不由自主,寫盡人性悲哀。

不過,雖然我很喜歡這部戲碼,看完還是有個小小的質疑
就是那段吶喊的台詞The shitman,內容是主角看到眼前走來一個狗屎構成的人....
會不會表現的太顯了點?
這顯然是很重要的段落,因為是我們唯一拿到的英文稿。不過以東方文化來說,比較不會採取這麼直白的表達。是沒有到唐突的程度,因為情緒累積很夠,不過會不會有更好的處理方式呢?
大概有點文化衝突吧,不過也無所謂,這場舞已經夠好了,不需要討好所有的人。
"吃"
喔,差點忘記說!感謝北美館與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這場活動。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RESET無用勇者傳說第三集(完)

以下從奇異果文創轉貼~~
最後一集了唷!!!
三部曲的完結~~

在心裡發廢文是沒有用的~
命運的期末考只有一次,再不出來,世界就要BYE了!

無用勇者精采大完結!
重啟世界的開關已轉動,末日倒數中,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從奧林安然接住神諭板那一刻起,這位什麼也不會的神官弟子員,成了受女神眷顧的勇者。他不只沒用,而且還與魔族交好?女神一定是哪根筋打結了!
帶著令人困惑的預言,末代勇者踏上消滅末世魔王之旅。
半路殺出的盟友、奇怪的兔子、亂入的女鬼!
一路闖關下來,這群雜牌軍總算有點像個樣了,但……

勇者奧林終於按照指示來到王城,貴族們卻對他這個無用平民不抱任何期待,居然決議廢除奧林的「勇者」頭銜,還要將他趕回老家!取而代之的是魔劍士羅達、騎士潔西卡、魔法師雪兒,還有聖女海倫,在人們的祝福中踏上討伐魔王的征途……

魔王大人跟無用勇者的宿命羈絆,就此game over了嗎?
真正的邪惡,究竟存於何處呢?

魔王:「世界因此毀滅,(可能)不關我的事喔……」

使用曲 youtube音樂庫:Echinoderm Regenerat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4151

金石堂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8579480039&lid=search&actid=wise

TAAZE讀冊
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773488

誠品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276702484050&name=Reset無用勇者傳說+III+%28完%29

三民書局
http://www.m.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5540500


看看精美的封面吧:

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10/8 不無聊亂推薦:Sandman

因為承諾要寫Sandman(明明在心裡已經拖半年了!)所以就來完成啦。說真的因為是很久以前看的,記憶可能會錯亂,模糊的部分大家見諒啊。
先來秀主角Sandman,Dream,大家有時又叫他Morpheus(睡眠)。



是個很重金屬搖滾風格的尼爾蓋曼。是的,每次看到主角Dream的臉我都會想到作者的臉,基本上是重疊的吧!因為劇情大幅度的凸顯主角威能,我有一度想把它歸到中二作品。
但是這部其實也沒那麼中二,因為真正讓讀者追下去的不是威能開多大,而是不可思議的畫面和黑暗風格的各種奇幻設定。
如同美國諸神(話說Sandman好像比較早),尼爾蓋曼再度玩弄神話大雜燴。當然在設定上因為這次路西法和天使的戲份比較重,所以在地獄篇中,可以很明顯發現其他神話都是夢的領域,唯有天使的銀色城市和地獄是真實存在,非常偏袒基督教。但這種小地方就算了,總之,大家喜歡的北歐神系列(這次索爾不是以屍體登場唷)和埃及神系列都有出場。不過東方神和希臘神因為異常理由還是神隱了,相較之下美國諸神至少還有漏個臉。
因為連載的篇幅非常非常的長,所以可以發現作者隱藏的篇章有好幾篇。像是前期,因為Morpheus從巫術囚禁中剛復原,所以可以歸類為"睡神復活撿道具"篇(?)
「sandman」的圖片搜尋結果
道具著裝完成會變這樣。

接下來因為路西法和Dream衝突,各系神明想搶地獄,因此進入地獄動亂篇。
本篇繼承了尼爾蓋曼一貫的風格,大亂鬥好像儼然似乎要呼之欲出(?)
……然後什麼也沒打就結束了。
真不愧是美國諸神前傳,總是適切的讓人有種"我褲子都脫了你還給我看這個!"的摔書衝動。
值得一提的是尼爾蓋曼的黑色幽默依然貫串全場,這個不用擔心。另外,主角D家族的設定也非常非常的有趣。
「sandman family」的圖片搜尋結果                                
(奇怪wiki上的彩圖Death大姐為何離子燙!)
每個家族成員都是一個"概念"。像大哥是"命運Destiny",大姐是"死亡Death",性別不明的那位是"色欲Desire",鬧離家出走的是"破壞Destruction",自殘傾向的是"絕望Despair"最吵鬧的是由"快樂"變成"胡謅Delirium"的小妹,順帶一題她講的話很飄很難懂。
他們要聚會的時候會透過家族畫廊裡每個人的畫像通訊,重要事情由家族議會決定。滿方便的大概就是概念界的Skype吧---他們也有各自的故事,詳情請見外傳"Sandman: Endless Night"
裡面我最喜歡的就是大姐Death。可惜她不是主角,不然個性比主角好太多了。
「sandman family」的圖片搜尋結果
系列前半故事中的姊弟餵鴿子在結局還有呼應。那段滿感人的。
當然還有一些串場人物也很有趣。像是有點討人厭的女妖精,Dearm唯一的好朋友同時也是不死人,第一集亮個像之後就沒戲份的康斯坦丁(同公司串場),守護少女的老紳士同時也是Dream的部下,穿得像魔術師一樣每天都要殺一次亞伯的該隱,Dream的管家,本來是人後來變寵物的Dream的烏鴉僕人,明明是Dream的手下卻失控到處殺人的無眼男,Dream那個只剩下頭的兒子,還有後期出現的就讀UCLA的魔女(UCLA:躺著也中槍!)。
當然,還有一個擁有Dream能力的小嬰兒。那段劇情對結局影響很大,但在早期登場時完全看不出跡象。我都搞不清是作者故意的,還是作者也是後期想到還有個素材能用才又提到。
總之那段的設定我不太能接受,太為結局作準備了。
然後結局又結的不是很好。
這也是尼爾蓋曼某些作品的問題,就是開局開太大,最後拉不回來。Sandman結局當然也是有個大危機考驗主角,但那個大危機出現的太唐突,讓人有種"呃,不過就是XX,有這麼嚴重嗎?"的質疑。
另外一個讓人有時感覺很二的設定是,主角Dream在設定上是萬人迷。女性角色會主動倒貼。
......有時我會懷疑這是尼爾蓋曼本人的妄想啦。不過看在劇情不錯的份上就算了。

當然,除去劇情佔了上風外,本書畫面也是很美的。而且有時會因應發生地點轉變畫風,像在日本篇的外傳風格就變得比較浮世繪。

不過純粹被黑暗獵奇吸引的人可能要注意一下,就是本系列的獵奇只有在開頭和結尾比較多。中間的故事大多滿溫和的,偶爾小死一下人而已。
總之全系列已經結局(很久)了,是一套非常推薦收藏或列入圖書館藏清單的文學+藝術作品。
最後曬一張我滿喜歡的卷末插畫結束。
對了下面的名言如果有人要引成名言錦句的話,請引尼爾蓋曼XD。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10/1 不無聊亂推薦:Unwrtitten

Unwritten是一套2010開始出版的美國漫畫(正確說是圖像小說,因為它每本文字都超多的),其實寫這套系列讓我滿猶豫的。因為之前明明一直想先寫Sandman的啊!但反正尼爾蓋曼已經夠紅了,少一個人捧他也沒差,那還是先推這套台灣比較少人知道的好了。

「unwritten graphic novel」的圖片搜尋結果
Unwritten的繪畫風格非常類似Sandman的主筆風格,走的是偏奇幻的那種,不是那麼寫實。至於另一個類似的點......就是獵奇。只能說編劇很猛,第一集就狂砍了快十個人,第二集連無辜的小孩都殺,第三集連主角的老爸都……喔喔,劇透了!
總之這種黑暗奇幻蕃茄醬是少不了的啦,但看這部的樂趣可不在那裡。真要說的話,這套最值得推崇的一點就是:雖然充滿瘋狂的元素,但劇情架構卻極為嚴謹。
如果查過維基百科,就會知道劇情主幹是建立在哈利波特風潮上。確實故事一開始,主角Tom(故事中"哈利波特"系列作者的兒子)就因為和書中少年巫師的名字同名,享受各種名人風光。
不得不說,Tom在第一集被塑造成一個不學無術,膚淺,又有大頭症的傢伙,感覺滿討厭的。這種讓人想少看幾眼的類型,實在不適合當主角。
但因為劇情張力很強的關係,Tom到底怎麼樣好像也無所謂了。總之,在謎樣女記者Liz出現後,現實世界開始改觀。Tom老爸筆下的人物紛紛出現在現實世界,外加一個瘋狂殺手Pull man開始大屠殺他身邊的人......各種未來十集會影響主劇情的伏筆也開始出現。包括Tom老爸的失蹤,還有他在生母家裡發現一個無止境的樓梯,並想起兒時目睹父親殺人的事.....
總之是充滿謎團。

看到前三本實在是有點暈頭轉向,因為Tom突然和父親故事中的Tommy重疊,開始能用魔法了。作者很壞心地沒有解釋為什麼,事實上,真正解釋清楚是在第五集以後的事了。但在第四集出現了一個超級關鍵角色:利維坦。
「unwritten graphic novel」的圖片搜尋結果
如圖,是隻鯨魚。
第四集裡,Tom跟著父親留下的線索到處找鯨魚,結果穿越了辛巴達+皮諾丘+吹牛伯爵+我也看不出是哪個故事的大拼盤裡。但最後卻突然悟道,其實鯨魚根本不是字面上的鯨魚,而是霍布斯在"國家論"中的象徵概念。
他發現自己要找的根本不是鯨魚,而是"人民的集體意識"。也就是說,當我們讀者看書時,我們會把自己的一部份投進書裡。當我們跟著劇情起伏時,我們潛意識就會相信書中內容是真的。這樣的力量就構成了利維坦,而利維坦的注視,則會讓虛擬的意念具向化,並在人類世界中成真。
老實說看到這本時,我就覺得Sandman完全是輸了啊。真是抱歉,其實我很愛尼爾蓋曼也很愛Sandman的,但利維坦的概念實在是天殺的太好了啊!怎麼有人想到這種設定?真是太讓人嫉妒了!
而且最厲害的是,作者可以把科學怪人,德古拉,哈利波特和一狗票動物寓言放在一起,卻完全沒有違和感。這種編劇能力是何等強大!更不要說主角一行人還要隨時像達文西密碼一樣對抗隱形的國際閱讀(?)組織,頭腦真的要夠清楚才不會搞混。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似乎很愛倒序法。一到九集開場有三四本都是先果後因。當然插序也用得很不錯--就像在第三還第四集主故事結束後出現的殺手兔子寓言。似乎一直都是分開的劇情,直到第八集才正式和主線劇情碰頭。而且才讓讀者恍然大悟,原來那兔子居然是某關鍵人物。
第六集是小結尾,第七集開始就要面對新的問題了。
當然這故事處理到很多社會現實議題啦,但更大膽的是,作者還碰觸到宗教議題。在第七集裡,作者藉著Tom挑戰了基督教思想---我不覺得這代表作者反宗教怎樣的,但是他確實提了一些觀點讓人省思。畢竟這世界虛虛實實,一切都很難說的。
總之,這部漫畫是非常值得追的。至少到第八集都沒有任何崩壞跡象,這點就比Sandman和Walking Dead強了。比較麻煩的是,裡面用到大量的西方文學梗,有些甚至還不算文學,而是民間傳說之類,這對外國讀者比較吃力,因為基本上作者是不搞附註解釋的。
(好比故事中的故事裡,吸血鬼對少年巫師Tommy威脅時說到Spirit,Soul和Salt,那就是中古煉金術用語,代表身心靈。我也是最近看新聞才知道。
另外應該要批評的一點,是裡面還是男性價值觀太重。當然還是有能文能武的女角,但在比例上實在太少了。而且裡面惡搞簡愛和艾瑪小說的那段讓人不開心,雖然沒有到性別歧視的地步,但我就是不喜歡。
然後種族表現上也有點問題啦。亞洲角色當然是超級少就不用說了,故事跑到現在,真的強勢的非裔角色也只有一個(拉丁裔為零,原住民有偶然提到一次)。是怎麼的文學設定太重導致歐洲本位嗎?希望作者以後能加入更多多元文化啊。還有不要再亂寫中文字了,有人真的會去看的好嘛!
儘管如此,這還是近期我看過最好的漫畫。希望這個品質能穩定的走下去,直到結局啊。
PS.外傳"Tommy Taylor and the Ship Sank Twice"也很好看,想搞懂這故事怎麼開始的人一定要連外傳一起看。
「unwritten graphic novel」的圖片搜尋結果
好喜歡女主角Liz,比只會開外掛的男主角好太多了!

2015年9月10日 星期四

無用勇者2:關於魔王軍

第二集最重要的事應該就是魔王軍團終於現身了吧!雖然說是軍團其實也不過就是那麼幾個人而已吧,應該改稱魔王與魔王快樂的夥伴才對。
總之魔王與魔王快樂的夥伴從第一集出現到現在也神秘太久了,根本是只有名字和職業的一群人啊。(而且名字還被某些人嫌太中二。真是的,我就說我不會取名字了啊!)
不過事實上呢,因為登場時怕大家已經忘記了,每次這幾個傢伙出場,往往都得把名字和職業一起提,有時還得加上稱號,才不會搞混。
老實說,我有時候也會忘記他們的名字,所以時常要拿人物表check呢。可惡,下次取人名都單名一個字好了。
總而言之這幾個人分別是:

悠里諾安
稱號:亡魂指引,魔族第一人
職業:死靈法師 ,管家
故事二的時候其實就偷跑登場過了,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呢?
總之從稱號看來,他的輩份是三賢者中最高的。因為是第一人,所以也是跟魔王最接近的。可能是和冥幻世界比較接近的緣故吧,他和魔王都有好幾種形象可以轉換。
在草稿階段時是本故事中思考最正常的角色,但在第二版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可見人都是會變的。
賽加列爾
稱號:虛無王者
職業:魔法師,跑腿
在設定裡是第二個加入魔王軍的,當然這個設定在本文裡看不到,頂多也就是暗示而已(詳見第二集)。因為是魔法師,和悠里諾安的職業比較接近,當然也比較談得來。什麼樣的元素魔法都能用是最大的特色,某種方面來說,和悠里諾安的死靈術是平分秋色。

摩羅
稱號:末日武者
職業:戰士,魔王城裝飾品
在設定裡是最後一個加入魔王軍的,為什麼魔王會創出這種東西的意圖不明。基本上就是個魔法鎧甲,所以很耐打,算是法術型的剋星吧。
最初形象的來源是Castle Age遊戲中的鎧甲英雄之一,和下圖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畢竟愛德華的弟弟嘴巴可不會噴火。
                                         「鋼鍊」的圖片搜尋結果

當然最重要的也就是魔王
不是接近神的存在,而是真的是神。這解釋了很多事(並沒有)。
身為魔王當然是很強很強的,在第一集時就有提到了。
順帶一題,魔王的銀色長髮配黑衣真的很好看。可惜不是每一世都是這麼帥。

魔王方算是精銳部隊吧,既然是精銳就不用太多,三個很夠了。再多作者就會搞不清誰是誰,這樣也不好(真正的理由?)
總之大家如果還是搞不清他們誰是誰的話,就記職業和名字的頭兩個字就好。
我都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