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讓人們在自然中長大吧:盧梭(刊登版)

前情提要:我把盧梭的介紹文寫的好像教育部宣傳文宣,大失敗。
提要結束。
第二次嘗試,我決定用生活故事的方式來寫。也就是跳脫原作,不從盧梭的觀點,改從愛彌兒的觀點來寫!
這個大翻盤的寫法其實挺有趣的,用漫畫表現更棒!不過因為智慧財產權的關係,漫畫就請參閱365地球公民,這裡只提供文字部分囉。
※小瑕疵:盧梭是法國人,我故事裡小朋友的玩伴卻是約翰和珍妮這種德國人還英國人的名字!...因為我取不出法國名字啦XD!

我們出生在充滿「人」的環境:不論在家或者上學,各種人的規則都約束著我們。有的可以讓我們生活更便利,更和諧,但也有些過度的要求讓人因此活得很不自在。
    我們很難想像,在盧梭的時代,許多小孩都無法擁有快樂的童年。那時的小孩不被當「小孩」來看,而是當「小大人」。在學校要學古代語言,如果表現不佳,動輒挨打挨罵;平時則穿著硬梆梆的服飾,同大人一般社交,不能輕舉妄動,不能大聲嘻笑,像是木頭人一樣。
    「就是這樣死板的要求,讓孩子純真的心腐蝕了!」盧梭小時候也深受其害,因此在長大後立刻提倡一種全新思維:「人本來就生於自然!凡是天然的東西都是最好的,可一經過人加工後就變調了。」
    因此,在政治方面,他主張人人平等。因為在自然環境中,人的生命本來就不分貴賤,社會上之所以有的人有權有勢,有的人生活困難,那是「人」導致的,不是理所當然的。在教育上,則主張自然教育,提倡自由成長的新教育觀。
    這樣的思想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受到非常嚴厲的批評。畢竟在那個時代,要人們相信貴族和平民沒有差別,或小孩能自主學習都太困難了。盧梭因此被迫到處流浪,過著不安定的生活,最後不幸死去。然儘管不被三百年前的人們接受,由現代的觀點看來,他所指引的方向,才是正確的呢!
    盧梭對教育的觀點透過小說《愛彌兒》來傳達。從小男孩愛彌兒的生活故事,透露出許多有趣的想法唷。讓他親口告訴我們吧!
                       
「大家好,我是愛彌兒,我從小和大家生長的環境有些不同唷!」

愛彌兒的日記一:
    今天,約翰拿了一個很棒的玩具士兵給我看。
    「看到沒!爸爸送我的!」
    「好好喔!你怎麼拿到的?」
    「很簡單啊!」約翰說:「他如果不給,你就一直跟他要。」
    「如果還不給呢?」我問。
    「你就大哭大鬧啊!大人最怕這樣了。」
    聽了約翰的話,我趕緊回家去。盧梭老師剛好在窗前讀書,我迫不及待地告訴他玩具士兵的事。
    「不行。」盧梭老師很堅決地說:「我不能給你玩具士兵。」
    「可是,約翰有啊!」我連忙繼續說:「我比約翰乖,提早給我生日禮物嘛!拜託!」
    但盧梭老師完全不為所動,還是對我說「不行」。我一急便哭了,流著眼淚看著老師。但他只是深深望向我,沒有一絲動搖。
    我哭了好一陣子,最後……還是沒得到玩具士兵。老師看著我的眼神是那樣懇切,後來倒是讓我有點難為情了。
    又過了幾天,約翰便沒再拿玩具士兵出來了。
「好無聊喔,下次再要點別的什麼吧!也許一個新的模型?」
我沒說什麼,只覺得這樣做很不好。
回到家後,盧梭老師聽我說完那種感覺,只是淡淡地微笑:「愛彌兒,你的感覺沒有錯。」
我知道自己再也不需要玩具士兵了。

盧梭的話:
「你們一定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不給愛彌兒他想要的東西吧。
想想看,如果你想要什麼東西,爸爸媽媽都有求必應,那你還會珍惜嗎?
再說,如果用哭用鬧來得到想要的東西,這樣的行為對嗎?
我不想對愛彌兒說教,但希望他明白這些道理:天下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有求必應的啊!」
別讓小孩穿得像小大人一樣!--不是我說的,是盧梭說的

愛彌兒的日記二:
一天下午,我在家門口的草地上玩球,可踢得太大力,一不小心,竟把房間的窗戶給弄破了。
我連忙告訴盧梭老師,他平靜地告訴我,這樣做很不應該。
「我知道,下次不會弄破了。」
盧梭老師看著我,沒有說什麼。不過,他也沒有叫工人來把窗戶補好。
那天晚上睡覺時,一陣冷風吹來--天啊,沒有窗戶的保護,房間居然這麼冷!我連忙蓋緊被窩,可是卻沒有什麼幫助。
第二天早上,就開始流鼻水了。老師說我得了感冒,要好好休息,照顧身體。這時我才知道自己惹得禍有多大!
「對不起,老師。」我非常愧疚地說:「我沒想到會變成這樣,那時真的不該把窗戶打破的!」
盧梭老師安慰我:「所以你知道窗戶的重要性了,是不是該更愛惜周遭的東西呢?」
「嗯!」
後來老師悄悄地把窗戶補回去了,從此以後,我也學乖了。

盧梭的話:
「我覺得讓愛彌兒了解自己做的錯誤,才能真正讓他反省。
並不是我不愛他,故意讓他感冒啊!試想,萬一什麼都不讓他負責,以後他獨立了,又有誰幫他負責呢?」
 
小孩對東西有興趣時,再開始"教學"知識。--也是盧梭說的。
愛彌兒的日記三:
我真的很不服氣。
「老師,快教我寫詩!」我央求他。
「你對寫詩有興趣啦?」
「哪有,是珍妮啦!」我說:「她寫的詩被大家稱讚!我覺得自己應該能寫出更好的!」
老師聽了,換上嚴肅的面孔。
「愛彌兒。」他說:「你知道為什麼我從不把你的成績跟人家比嗎?」
我靜靜地搖搖頭。
「因為你比過去進步很多。」他說:「自己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跟別人比是沒有意義的。」
盧梭老師說的真有道理,我真應該感謝他啊。

愛彌兒和我們分享他的成長故事,是不是也讓我們想起自己?靠自己生活,靠自己思考,這是盧梭所重視的,你做到了嗎?
揪瞇~★(當然不是盧梭說的!)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讓人們在自然中長大吧:盧梭(非刊登初版)

盧梭這篇寫了兩個版本,這是第一版,也就是後來我決定不採用的版本。
這版最大的問題在於我的第一位讀者和我本人都覺得"好像是寫給家長的"。
365是兒童期刊,主要讀者當然是兒童而不是家長(雖然說家長大多有一起看啦!),所以出現這個問題,顯然的就要整篇放棄,而不是動動字句就好。
這個版本的理論性其實比較強,畢竟篇章完全依照愛彌兒寫。但就是少了些與讀者連結的感覺。在寫了超過半年後,我越來越看重這一點,所以這篇也就...out~~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出生在充滿「人」的環境:不論是在家或者出外上學,各種人所制訂的規則都約束著我們--好比走路要靠右邊,不可以遲到走退。這些規定有的可以讓我們生活更便利,更和諧,但也有些過度要求的規定讓人因此活得更不自在。
    我們很難想像,在盧梭的時代,許多小孩都無法擁有快樂的童年。那時的小孩不被當「小孩」來看,而是當「小大人」來教育。在學校要學古代語言,還有和生活脫節的教材,如果表現不佳,動輒挨打挨罵;平時則穿著硬梆梆的服飾,同大人一般社交,不能輕舉妄動,不能大聲嘻笑,像是木頭人一樣。
    「就是這樣死板的要求,反而讓孩子純真的心腐蝕了!」盧梭小時候也深受其害,因此在長大後立刻提倡一種全新思維:「其實,人本來就是生於自然啊。凡是天然的東西,本都是最好的,可是一經過人的加工以後就變調了。」
    因此,在政治方面,他主張人人平等。因為在自然環境中,人的生命本來就不分貴賤,社會上之所以有的人有權有勢,有的人生活困難又備受壓迫,那是「人」制訂的,而不是理所當然的。在教育上,則主張自然教育,提倡自由成長的新教育觀。
    這樣的思想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受到非常嚴厲的批評。畢竟在那個時代,要人們相信貴族和平民沒有差別,或小孩能自動自發的學習都太困難了。盧梭因此被迫到處流浪,過著不安定的生活,最後不幸死去。儘管不被三百年前的人們接受,但由現代的觀點看來,他所指引的方向,才是正確的呢!
    盧梭對教育的觀點透過小說《愛彌兒》來傳達。從小男孩愛彌兒的生活故事,透露出許多有趣的想法。愛彌兒過著怎麼樣的生活?讓他親口告訴我們吧!
                       
大家好,我是愛彌兒,我從小和大家生長的環境有些不同唷!

當愛彌兒還是小嬰兒……
    「雖然別的小孩在出生時都受到各種保護,穿厚厚的衣物,戴緊緊的帽子,怕受傷,怕感冒。但我卻很少穿笨重的衣服,所以能自由活動;不老是縮在暖房裡,所以能感覺天氣變化。雖然偶爾生病,偶爾受點小傷,身體卻也因此比別人更健康呢!
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時,我也會哭鬧,不過卻老是失敗,久了只好算囉。這樣也好啦,有時也沒真的很想玩……
盧梭的話:
「小孩子出生以後,就應該體會自然的春夏秋冬,各種變化,這樣才能適應未來各種生活考驗。所以我不認為讓小孩們受到過度保護是好的,包括避免他們跑跑跳跳,或者打打鬧鬧。雖然可能會受傷或生病,但這就是真實人生的考驗啊!如果讓溫室中的花朵,未來突然受到挑戰,那豈不是更危險嗎?
孩子一哭鬧就立刻給他們想要的東西是不對的。這樣會讓小孩很快學會怎麼命令別人,變成小霸王。不過,過度處罰那些哭鬧的小孩也不對,因為小孩搞不清楚狀況就挨罵,久了不就變成看人臉色的小奴才啦?讓孩子養出不好的態度,這對未來影響可大了!」

當愛彌兒成為小學生……
    「我學到好多東西,不過,大部分都是從生活裡發現的。很多時候,我會到草原上、森林裡探險。
    有時爸爸給的規定很討厭,像他說不可以偷拿別人的東西,因為那樣不好。可再問下去他就不跟我辯了,嗯,雖然我有點想知道偷偷放回去行不行,只拿一點點行不行……不過爸爸說那樣不好,那就算了。
我記得,有一次因為貪玩把窗戶打破,晚上因此吹了冷風得感冒,真是糟糕,下次再也不敢了。」
盧梭的話:
「大自然比房間更適合孩子學習,當他們自由探索時,許多知識是自己就能得到的。何況童年的快樂這樣難得,怎能不讓孩子有機會遊戲呢?
重要的規定要告訴孩子時,絕對不能遲疑,不能一下答應一下又反悔。有些道理他們還不到懂的年紀,那告訴他們規則就好了,不要和孩子們討價還價,那對他們沒有幫助。
而小孩如果做錯事,一定要讓他明白這樣做的後果,這樣他才能真正的反省。如果什麼都順著他,他不會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恐怕也不會放在心上。」

當愛彌兒成為青少年……
「『為什麼要學這個東西?』當我這麼問時,老師讓我發現,這些知識在生活中原來真的很重要,很有意義呢。
當別人比我更好時,我知道嫉妒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比過去更好才最重要。」
盧梭的話:
「有的人告訴孩子:『這東西的好處等你長大就知道了。』我卻覺得,如果讓孩子自然地活用所學,那他們當然能體會知識的好處囉。
我也很反對讓孩子透過競爭來學習,因為這樣會變得虛榮。我喜歡告訴他進步了多少,讓自己和自己比較,不是更有意義嗎?」

愛彌兒和我們分享他的成長故事,是不是也讓我們想起自己?靠自己生活,靠自己思考,這是盧梭所重視的,你做到了嗎?


盧梭:再哭就把你浸冷水!(設計對話)
嬰兒:嗚嗚嗚嗚撲嚕嚕嚕嚕嚕...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哲學俠客:墨子

墨子的資料是從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出來的,不過開頭的故事是引自史記,史記故事一向戲劇效果十足,應該可以吸引小朋友吧!(期望)
要不要寫儒墨之爭這一塊我也思考了許久,一般小朋友是比較熟悉孔子,不過墨子就滿陌生的,何況還要講他們的不同處。不過我還是把它放入了,這是考量到中學時國文科會碰到相關議題的緣故。如果小朋友長成大朋友還記得曾經讀過這篇文章的話,或許有幫助吧!

先秦時期曾出現過一個與儒家相題並論的特殊流派,墨家,他們就像哲學家中的俠客,當有國家需要幫助時,總是古道熱腸地跑在前頭。墨家的創始人物是墨翟,後代稱他為墨子。墨子的生平至今仍是個謎,即使在史記裡,也只有短短不到三十字的介紹。可以確定的是,他是宋國人,擅長軍事防禦。後代學者在比較各著作後也僅能推斷,墨子大概是在孔子之後,孟子以前的人物。
    墨子相當樂於實踐自己的理論,重視社會的最大福祉,為人民奔走而不怕困難。在《墨子》中就有個非常知名的故事:擅長建造攻城機械地名匠公輸盤,為了楚國,特地建造雲梯好攻打宋國。墨子知道之後,趕了十天的路特地到楚國去見公輸盤。當時兩國局勢已經非常緊張,稍有不慎便可能喪命,因此兩人相見時,公輸盤相當驚訝於他的勇氣。
    「聽說你們要來打宋國,」墨子直接說明了來意:「但宋國人犯了什麼錯嗎?為什麼要挑起戰爭?你們楚國這樣的大國,為什麼要來傷害宋這樣的小國?」
    墨子勸誡楚王,這場戰爭不會為楚國帶來任何好處,可楚王聽了許久,還是沒改變心意:「或許你說的對,但公輸盤已經幫我造好雲梯了,我是一定會攻打宋國的。」
    「就算有雲梯你們也不能得勝。」墨子說:「不然,我用這塊書板當作守城的機械,來和你們模擬看看吧。」
    結果,出乎公輸盤的預料,他換了九種攻城的方式,居然都被墨子擋下來了。而且公輸盤已經想不出對策了,墨子卻有許多招數還沒用呢。
    這讓公輸盤起了別的念頭,他冷冷一笑:「我還有一招可以勝過你,但我不會說的。」
    「我知道你想用什麼招數,但我也不會說。」
    楚王在旁邊聽得莫名其妙,只好問墨子怎麼回事。
    「公輸盤,你是想殺我吧?」墨子說:「你以為殺死我就能順利攻打宋國?我還有三百個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會這些守城法,現在,全都在宋國等著你們主動上門呢!」
    「唉,好吧。」楚王最後認輸:「我放棄,不會攻打宋國了。」
    由這個故事可知,墨子不但非常有勇氣,也非常博學,除了哲學思想外還精通軍事領域。更重要的,是他流露出的「兼愛」與「非攻」精神。以下我們便以此更進一步說明。

兼愛與非攻
    兼愛和非攻是墨家最具代表的兩個思想。什麼是兼愛?就是互相愛護的意思。墨子身處於亂世中,各國互相征戰,人與人間互不信任,時常有衝突。因此,他認為,要讓社會恢復和諧,應該從人的關係做起,也就是讓所有人彼此相親相愛,毫不自私,這樣一來自然不可能做出有害他人的事。
    那麼什麼是非攻呢?非攻就是反對戰爭。墨子認為,雖然戰爭中一定會有勝利者,但表面上的勝利其實並不是好事。因為戰爭不會就此結束,只會引起更多的報復,更可怕的爭鬥。你輸我贏,我贏你輸的循環不斷重複著,結果誰也沒得到好處。所以他說:「如果有人到田裡頭偷走農夫辛苦種的農作物,大家一定會斥責他;如果他偷的不是農作物,而是別人的牛馬,那一定會引來更嚴厲的批評。為什麼呢?因為後者相較之下偷的東西更貴重,欠別人的自然也越多。同理,隨意去攻打別國,搶奪人民財物,殺死無辜的人,這樣的罪不就更重嗎?」

人在做,天在看
    墨子認為的「天」就像神明一樣,是有意志的,因此天會觀察人的行為。他認為即使是人間最有權力的君王,也一樣受天管轄。所以當君王做好事時,天就會給予獎賞,當君王做壞事時,天就會降下懲罰。
    除了天神以外,墨子也認同「鬼」的存在。墨子認為,既然有許多人看過鬼神顯現,那麼我們也就要相信鬼神確實就在我們身邊。
為什麼墨子要提倡鬼神呢?因為他相信,如果人害怕做壞事受鬼神的處罰,那麼即使在沒人看到的地方,也就不會想要害人。相反的,如果人不相信做壞事會惡有惡報,那麼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所以他說:「如果天下要太平,得先重視鬼神信仰才行啊。」

墨子反對儒家?
    墨家和儒家在春秋戰國時期都是相當大的流派,不過兩派的主張不同,甚至會互相批評。拿「兼愛」來說,墨子認為人不能先愛自己的親友家人,不然很容易變得自私,偏心。不過儒家可不這麼認為,孔子和孟子都認為,人會比較愛自己的父母,親友,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怎麼可能愛陌生人愛的和自己親人一樣深呢?太奇怪了。
    墨家和儒家相反的意見還不只如此。再拿禮儀來說,儒家非常重視「禮」,他們認為,守禮是從內心做起的,因此好人與有禮貌的人是相同的。墨家則不這樣認為,他們看到有些人守禮只是一味遵守規範,自己卻搞不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因此墨子根本地反對禮儀,認為舉行儀式只是鋪張浪費。

    其實儒家和墨家都各有自己的道理,兩邊的觀點都要從不同情況來看,而不是一個對,另一個就是錯。以守禮為例,如果一個人只是花大錢祭拜祖先,實際上心裡並不緬懷前人,那不只是墨家反對,連儒家也不會認同的。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喔!
"如果墨子在現代應該會變成偶像之類的"是我對墨子本人的第一眼觀感。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知識就是力量--培根

這一篇的主要參考資料是教育哲學專書,所以教育哲學中一些常聽到的新舊工具,偶像說和求學態度都出現了。求學態度是出自林玉体老師寫的西洋教育史,我那時想:也許在培根的眾多理論中只是一小點而已,但對小讀者來說,應該可以學到什麼吧。所以就把這條也用上去了。
本來古希臘到培根中間還有很多哲學家,但大多是教父哲學,牽扯的神學理論太深,而且有特定宗教意識,感覺介紹的話對其他宗教家不公平啊?(雖然在第二季也用了禪宗,但只有用一次而已)所以就全部都跳過去囉。

培根是英國知名的哲學家,精通哲學、文學、法律與科學,既重視理論也重視實務。父親是伊莉莎白女王的要臣,因此他小時候就曾在女王面前展現過才華。培根十二歲時進入劍橋大學,並對亞里斯多德的學說產生懷疑,自己發展出一套新的方法:歸納法。這種方法可有助於我們探討事物的原因,他認為,若我們掌握住原因,就能獲得知識,並把知識化為力量,改變人類生活。
    培根是法官也是政治家,他期望透過政治上的爭取,能更落實學術理念。但一路走來並不順利,在成為議員後幾次與伊莉莎白女王發生衝突,故沒能得到重用。在一次審判中,培根面對一位過去曾對他有恩的伯爵,由於判恩人重罪,便讓當代的人們很不諒解,他們認為培根背叛了自己的恩人--這件事遂成為他生命中的污點。
    伊莉莎白退位後,詹姆斯一世成為新國王。培根終於備受重用當上最高位的大臣,聲望如日中天。可惜最後捲入貪污弊案,自此無法從政。然政治生涯雖結束了,培根仍在學術上繼續努力。直到一回他在雪地中作實驗,不幸染上風寒,幾天後死於肺炎。
    培根在法學、科學上都有極大的貢獻,後人為了紀念他,不但把他過去在聖亞爾賓的住宅完整保存為紀念館,更成立了培根協會,定期出版刊物。他對後世哲學有很深刻地啟發,達爾文的進化論與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都受到他的影響。

新工具與舊工具
    西方哲學與科學在亞里斯多德的影響下,多採用演繹法。「演繹」是指先確定一個正確的前提,再對觀察對象加以解釋。舉例來說,我們先肯定「所有人都是哺乳類動物」,然後發現「亞里斯多德是人」,最後得到結論:「亞里斯多德是哺乳類動物」。
    但培根覺得這種方法不好,他認為,要了解新事物,應該以科學方法大量觀察,藉以統整出可靠的答案。這種方式稱為「歸納法」,也就是培根所說的「新工具」舉例來說:
    在野外觀察自然生物,我們發現母猴為小猴子哺乳,母狗為小狗哺乳,甚至人類母親也會為小嬰兒哺乳。所有例子統合起來,便掌握其中一個共通特性:哺乳行為。知道了這點,我們可將這類動物都歸為「哺乳動物」。
    培根認為,如果只靠感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所以應該藉助各種工具的幫忙,比如顯微鏡、望遠鏡等等。有了這些工具,我們就不會被有限的知覺侷限,能夠發現更大更廣的宇宙。

打敗四種偶像
    在培根的代表作《新工具》中,他提到四個人們相信,但其實未必合理的事物。它們是四種偶像,在進行思考探索時要特別注意。
    第一種叫「種族偶像」。種族偶像是人類天生感覺、情緒影響所造成的。比方說,當一個人將手先放入冰水,再放入冷水中時,會覺得冷水格外溫暖--但實際上並不是因為冷水很溫暖,只是感覺適應的緣故。這種因感覺產生的錯誤,就是受種族偶像的影響。
    第二種叫「洞窟偶像」。洞窟偶像來自教育、習慣及傳聞中,人只挑自己喜歡的相信,並對它深信不疑。好比,喜歡喝牛奶的人,十分相信牛奶有助身體健康,但當醫學發現牛奶某些成分有害健康時,即便是真的,他們也很難接受。這便是洞窟偶像的作用。
    第三種叫「市場偶像」。市場偶像是言語造成的,包括字詞用法的混淆、不精確的定義等等。我們獲得知識通常可靠言語來溝通,但面對有些新觀念,沒辦法用大家過去了解的「話」表達時,言語便成了一種限制。我們舉一個用法混淆的例子:麵包放太久時會「腐敗」;走在潮濕泥地中有「腐敗」的味道;櫃子太久沒打開聞起來有「腐敗」的氣息……在這裡「腐敗」指的其實是很相像,卻又不同的事。全用同樣的字,便可能讓我們誤以為意思也一樣。
    第四種叫「劇場偶像」。劇場偶像來自權威。當我們相信某種學說時,對那些學說的理論、著作和專家就不會有質疑。好比過去地心說很流行時,人人都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陽繞著地球轉--如果我們到現在還執著於劇場偶像,把古代的說法都當真,哪裡會發現其實是地球繞著太陽轉呢?

讀書求學最好的方法
    培根認為讀書求學應當由科學方法獲得知識,不可妄下斷言。因此用三種生物比喻不同種類的求學法:
    第一種,「螞蟻」式。這類人求學就像搬運工,把資料從書報、網路上通通「搬」下來,然不懂得思考資料內涵。因此雖會蒐集和使用資料,卻缺乏自己的主見。
    第二種,「蜘蛛」式。這類人求學時擅長思考,會把許多想法湊在一起,構成一個很詳細的系統。但可惜蜘蛛吐出的絲都只源於自己,缺乏他人的見解,便容易鑽牛角尖,也少能發現自己的錯誤。
    第三種「蜜蜂」式,是培根認為最好的求學方法。這類人結合前兩者的優點--既向外求知,也自我思考。他們像蜜蜂釀蜜,四處採集知識花園中的精華,再透過自己的理解,變化出新知。

    孔子也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讀書和思考並用才是最好的求學法,正與培根的說法不謀而合。這或許是東西方英雄所見略同吧!

培根:

這也是培根:
在google上搜到兩種圖,哪個才是培根呢?好苦惱喔。(......)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哲學不難:我是我,還是蝴蝶?--莊子

莊子相較於老子比較好寫,畢竟本來就是故事了嘛。這類作品我在寫的時候,大致上就是加入一些背景描述,把文言轉化成可以快速閱讀的白話文。最後配上一點點結論,好讓讀者抓到要領。
有人可能會覺得配上特定詮釋就把文章意義鎖定住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啊。我們目標讀者群是小學與中學生呢!
Ps. 差點忘記了。有件事一定要說,那就是濠梁之辯的結尾,莊子的結辯"請循其本",其實非常難翻譯成簡單的白話文。因為那段的邏輯有點套套,所以在轉成白話文時特別費工。簡單說,莊子就是想說"我就是知道啦!怎樣!"而已吧。

道家在老子之後由莊子繼承思想。莊子生平我們知道的不多,即使是史記上也只有數筆帶過,但從他的作品中,可以推測大概是戰國時代的人,與孟子同期。
莊子本名莊周,是個不重名利的賢人。他秉持不被物質拘束的心靈自由,雖家境貧困,也不放棄理想。一次莊子在濮水邊釣魚,楚王派使者請他出來做官。莊子知道君王們只顧戰爭勝負,不顧人民,實在不想為他們服務,可又不方便直接拒絕,怎麼辦呢?
他沒直接回答,卻忽然反問:「我聽說你們國家有隻千年神龜,雖然死了兩千年,還被供奉在神廟裡是吧?我問你,如果你是神龜,會希望自己只剩副骨頭在那給人祭拜呢?還是好好的活著,在泥巴裡面打滾?」
使者想也不想的回答:「當然是在泥巴裡生活囉!」
「對嘛。」莊子笑著說:「那你們回去吧,我還想在這泥巴裡過活呢!」
莊子喜歡用故事說明生活的道理,因此他的哲學讀起來生動活潑,充滿神奇的想像力。在莊子的小說世界中,影子間會相互交談、人與魚能溝通想法,有會說話的風,也有沒有臉的人……這些故事都收錄在【莊子】[1]這本書中,底下我們介紹幾個有名的故事。

庖丁解牛--輕鬆的心幫助你解決問題
有個叫做庖丁的廚師非常會屠牛,國王知道這人的本領,便請他當場表演。只見庖丁手上揮刀,咻咻咻地將牛身上的肉切下。那刀劃過的聲音如同音樂,他揮舞的動作高雅更彷彿舞蹈。國王看完後相當佩服:「太厲害了!你怎麼做到的?」
庖丁回答:「剛開始時我也和其他人一樣,看到眼前這麼大一隻牛,動手得想半天,刀子常砍到磨損;後來我漸漸懂了,看著牛,就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切,哪些不行,刀不常砍到不能砍的部位,因此很久才需要換刀。」
「三年後,我已完全掌握其中道理。」庖丁說:「不需要觀察,就能感覺到牛體內各個部位,讓刀跟著我的想法穿梭,悠游自如。現在這把刀已經陪我十九年了,都還沒換過。」
「說的好。」國王點點頭:「做人處事也是這麼一回事呢。」
這故事中的牛,就好比我們生活中遭遇的挑戰--或許是與朋友交往,或者是課業學習。那些事乍看起來既龐大,又難解決,如果急急忙忙地硬要去做些什麼,常會惹得雙方都不開心、搞不懂如何著手。這樣一來,我們內心那把解決問題的刀便鈍了,再也找不到眼前的答案。
但如果我們用心感受,不要急,多想想對方的意思,我們便能了解困難背後的意義。抱持輕鬆的心情去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莊周夢蝶--「現在」才是最重要的
莊子有一天夢到自己變成蝴蝶,在花叢間輕快地飛舞,相當快樂逍遙,完全忘記自己是個叫「莊周」的人。忽然夢醒,他睜開眼睛這才發現:「喔!我不是蝴蝶,是莊周啊。」
「可是,剛才真的是夢嗎?」他想:「我當蝴蝶的時候,也以為自己是蝴蝶啊!現在我覺得自己是莊周,該不會其實我是蝴蝶吧?『莊周』這個人,會不會只是一隻蝴蝶的夢呢?」
當我們作夢時,會覺得自己就是夢境的主角,等到睡醒才明白一切只是夢。而一些明明很奇怪的事情,在夢裡卻都理所當然的發生了,夢中的我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人生也是這樣,現在的我們,又怎麼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呢?也許我們不該過度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麼、將變得怎樣。只要認真做好現在的自己,盡可能把該辦的事情完成,並保持寬大的心胸,便能自然而然的面對了。

濠梁之辯--心中快樂,看到的世界就是快樂的
莊子有個好朋友叫惠子,這兩人常相互辯論,並以此為樂。他們有天走到濠梁上。(濠水這條河的橋上)
莊子往底下看,開心地說:「魚兒們悠游自在,真是快樂啊。」
惠子聽了便問:「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很快樂?」
莊子回問:「那你不是我,又確定我不知道魚很快樂了?」
惠子覺得自己在這回爭辯中佔了上風,非常肯定地回答:「你看,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你也不是魚,所以你應該不知道魚快不快樂,這不就得了!」
莊子笑著說:「你忘了最初你怎麼說的?你問:『你怎麼知道魚很快樂?』,這不就代表你已經知道我知道了,才來問我的嗎?那我告訴你吧,『我從橋上知道魚很快樂的!』」
這裡惠子和莊子做了一番複雜的討論,撇開他們運用的辯論技巧,事實上,莊子是想用這個故事丟給我們一個思考:我們和魚的距離,真的有橋上橋下這麼遠嗎?當我們心意相通時,彼此的想法似乎也能相互感染呢!
所以當我們對人微笑時,對方也能感到愉快;當我們愛寵物時,他們也愛著我們。心境的感通是超越彼此界線的,你希望看到美好的世界,那麼就先要保有一顆美好的心。

對道家而言,自由是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莊子藉由這些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讓心靈自由的方法--只有當你了解自己,自然面對一切考驗時,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很喜歡蔡志忠的老莊系列漫畫,很能幫助想像老莊那種靈動變化的感覺。
雖然我沒有把它看完(慚愧)。


[1] 又名【南華經】。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哲學不難:一切事物皆有目的--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的著作比柏拉圖要難讀,而且沒有對話,沒辦法直接改。所以他的理論我挑出教育哲學裡最常被談的幾個大點:四因說、目的論,和中庸。這篇沒有什麼讓人猶豫的地方,碰到的困難也比較小。寫作過程我參考了林玉体老師的西洋教育史----我大三時的課本。
好在西教史有好好上,嘿。

亞里斯多德是柏拉圖眾多學生中最出色的一位,不只繼承了蘇格拉底開啟的思考傳統,更加入許多創新。在課堂上,他不但認真學習,也勇於表達與眾不同的觀點。相傳有一回亞里斯多德不認同老師,提出了相反意見,讓柏拉圖有些驚訝:「天啊,你就像幼馬一樣,還沒長大離槽前,倒先踢我這母馬一腳了!」亞里斯多德連忙回應:「老師,我這麼做不是針對你啊。但我雖然敬愛你,卻更熱愛真理。」亞里斯多德認為,既然學生和老師都是在真理這條道路上的追求者,那就應該像夥伴一樣,發現錯誤時要適當提出,才有益於彼此。他的想法是對的,柏拉圖並未因學生意見不同而生氣,事實上,兩人一直維持亦師亦友的關係二十多年,直到柏拉圖過世。
    亞里斯多德離開故鄉雅典後,在馬其頓定居,並成為該國王子的老師。這位王子不是別人,正是鼎鼎有名的亞歷山大大帝。亞歷山大從小向亞里斯多德學習,對於老師的學術和人品都相當敬重,在成年即位後也不忘師恩,贊助老師進行學術研究。可惜後來因政治理念不同,師生關係日漸疏遠。而馬其頓帝國對希臘城邦的武力攻擊,甚至令亞里斯多德連累受罪。亞里斯多德知道,如果留在雅典,恐怕會像蘇格拉底一樣被害,他為了不讓雅典人第二度危及哲學,因此逃離故鄉,一年後因病去世。
    亞里斯多德效法老師柏拉圖,也建了一座學院。學院中師生上課的地點不是教室,而是貼近自然環境的迴廊,求學好比郊遊一樣自由快樂。這種美好的求學氣氛為人們所稱羨,所以這派又有個別稱--逍遙學派。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幾個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吧!

我們看到的事物怎麼形成的?
    事物有千百種樣貌,但是怎麼形成的呢?我們有書桌可以用來寫字,有椅子可以坐,這些事物背後藏著怎樣的道理呢?
和追求抽象的柏拉圖不同,亞里斯多德認為,我們要回到現實世界五花八門的事物中,才能歸納出其中的共同道理。真理存在各種不同的個體中,個體也不像柏拉圖所認為的「影子」般不重要。
面對形形色色的事物,若深入探索便可發現,所有東西都是由四種原因變化而生:「質料」、「形式」、「動力」和「目的」。以雕刻雕像為例,首先,我們得找到一塊石頭,這就是「質料」;至於把石頭雕刻成人像則是我們的「目的」。
但光有目的還不夠,最後得把石頭變成人像的樣子才算完成吧?那個刻出來的樣子,就是雕像的「形式」。而雕刻人像的雕刻師,是促使質料變成形式的推動者,換句話說,也就是一切變化的「動力」。
    亞里斯多德認為,所謂的知識就是在弄懂四因間的關係,且每件事物都有他存在的目的,或該達成的任務。能完成目的的事物就是有價值的,好比:刀子很能切割東西、杯子能裝水、書本可以讀。反之,一把鈍的刀子、破的杯子、爛掉的書,就無法達成目的,失去原本的意義。

每件事物都有目的,人也有目的嗎?
    如果所有事物都有目的,那人呢?亞里斯多德認為,人當然也有目的。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所以那些正面的、好的行為,對人而言就是有價值的;對人造成傷害、破壞的負面行為就是無價值的。
    那要怎樣才能讓人生幸福?有的人認為是吃好吃的食物、有的人則認為是聽好聽的音樂,還有的人喜歡玩遊戲、看電視……這樣一來世界上能達成幸福的事不是很多嗎?
亞里斯多德提醒我們,吃喝玩樂雖然會使人快樂,但卻不是人特有的--其他動物也喜歡吃喝玩樂呢!這樣可不能算是「人」生目的,一定要屬於人特有的才行。
    古希臘人認為,人最不同於其他生命的特色就是有智慧,有理性。只有人才能夠理性判斷什麼對的,什麼是錯的。所以運用理性的活動--品德,才是能達成幸福的不二法門。當人擁有品德時,便不會貪心,不會憎恨或妒忌別人。他的人生充滿正面、美好的事物,這便是幸福。所以人想發揮自己的價值,得先當個有品德的人。

中庸,要怎麼做到呢?
    既然有品德能讓我們人生過得更棒,那怎樣才能做到呢?亞里斯多德為品德立了個條件,也就是凡事要做得「中庸」。
    在生活中很多原本正確的事情,若過與不及便成為壞事。打個比方,要是在路上看到一群彪形大漢在欺負一個小孩子,你會怎麼做呢?
你可以想也不想便行動,一個人衝進去大喊:「住手!」。但那樣太冒失了,恐怕不但沒人聽你的話,還會害自己也受困,這種未經深思而行的就是「莽撞」。
如果相反,只是站在旁邊考慮:「對方人這麼多、我力氣又小、萬一下次在路上又碰到他們……」想了一堆理由,卻遲遲不肯行動,這就是「懦弱」。
兩種都不是好事,也都不屬品德。有品德的人既不會莽撞,也不會懦弱,他應該會挑「中」間選項--「雖然我沒辦法制止他們,但還可以請旁人或警察!」這種有思考,也有行動的表現便是「勇敢」。

    亞里斯多德認為,有品德的人就是什麼事都做得恰恰好的人,也就是「中庸」者。中庸者做事不會太超過,也不會故意不表現,他們知道什麼場合該做什麼事。
設計對話:
柏拉圖:上一篇是說我耶。
亞里斯多德:嘿!下一篇是說我。(不好笑)

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哲學不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這篇難度最高的部分大概就是浩然之氣吧?記得以前在讀中文系時,我們常拿這個梗開玩笑XDDD另外一個困難處是要選哪一段翻譯。因為太經典的段落國中國文課本就有了,其他段落又怕不夠具代表性。後來考慮許久,以下就是我選擇翻譯的段落囉。

在孔子過世後的百年間,世間發生了許多改變:戰爭越來越激烈,人民生活也越來越苦;更多學說興起了,各派人馬為了出人頭地,無不大顯身手到各國遊說,希望能被君王重用。戰國時代的中國陷入亂世,許多人讀書的目的不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出名賺錢。然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堅持道德理想,不為名利所惑。那就是孔子思想的繼承人--孟子。
    孟子本名孟軻,是儒家的另一重要人物,他將孔子的仁道進一步發揮,並對人心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探討:他認為,所有人天生都是善良的,所以每個人都能當好人,做好事。但為什麼社會上有壞人呢?這是由於他被不好的事物遮蔽了,所以沒辦法自覺怎麼做才正確。「做正確的事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做的問題。」孟子認為:「如果一個人力氣小到連小雞都打不過,那他舉重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行』;可如果一個大力士也這麼說,便不是因為不行,而是他『不想』。」
    道德要怎麼培養呢?孟子認為應當要「養氣」。氣是一種生命力量,養氣就是要我們鍛鍊自我,發揮正面的力量。也就是讓自己充滿對生命的熱忱、希望,以及對正確事物的堅持。擁有「正氣」的人能合理思考,且具善良的心,當我們不斷培養使正氣成為巨大的「浩然之氣」時,行動不會有愧疚,做事自然光明磊落。我們的心,也就能克服各種不利的環境,堅持理念。   
    為了宣傳儒家思想,孟子曾經到齊國和梁國遊說,但這兩個君王對如何使人民過幸福的日子毫無興趣,只想知道怎麼賺大錢,打勝仗。失意的孟子只好效法孔子,將思想寫成〈孟子〉這本書,期望後人繼承--他的理念確實在之後的千百年中得到重視。孟子被尊為「亞聖」,廣受讀書人們的敬仰;〈孟子〉一書則與〈論語〉、〈中庸〉、〈大學〉並稱為四書,成為儒家重要的經典。
   
男女授受不親--要守禮,也要隨機應變
    古時候男生和女生不能隨便接觸,故在公開場合碰到對方的身體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儒家最重視禮節,一個齊國的辯士[1]因此想了一個情境要考考孟子:
「男生和女生不能隨便接觸,這是一種禮節吧?」
孟子說:「確實是。」
辯士繼續問:「那假如你看到嫂嫂溺水了,該用手把她救上岸嗎?」
    「當然要救。看到親人落水還不救,不就和野獸一樣殘忍?要知道,男女間不隨便接觸是為了守禮,嫂嫂溺水而用手救她則是一種隨機應變。」
    辯士見這樣贏不了孟子,又換了個方式:「哼,天下百姓受苦那麼久,但你從不討論富國強兵的方法,這樣和看著百姓溺水卻不出手有什麼兩樣?」
    孟子不疾不徐地答:「百姓們受難,應當用道理來拯救他們;嫂嫂溺水,應當用手來救援她。幫的對象不同,方法就不同,不然難道你要用手來救全天下的人嗎?」
    一個人幫助人時,善意固然很重要,但要做正確的事,就應該考量情境不同而在作法上有所改變。想徒手救全天下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人力量太有限了。孟子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傳授正確的道理,讓所有人知道且能做到。如此,天下人自然都能得救。

與人結交前先認清對方的本性
當時全天下射箭最好的,是一位叫羿的人。沒想到他的學生從羿身上學到技術後,為了要當天下第一,居然就把老師給殺死了。孟子聽說後相當感慨:「嗯,這樣的話不只是那位學生,羿自己也有錯。」
他身邊的人感到奇怪:「怎麼會?羿做錯了什麼?」
孟子用一個故事回答:
「從前有個射箭高手叫子濯孺子,有一次因為戰爭,他被一位叫庾公的人追殺。可戰況緊張時,孺子的手竟受傷了,他相當絕望:『糟糕!今天沒辦法拉弓,這下完蛋了!』接著又問:『追殺我的到底是誰?』
僕人回答:『是庾公。』
『太好了,這下有救了!』
『大人,庾公是衛國最會射箭的人啊!這哪有什麼救呢!』
『庾公的箭法是跟尹公學的,尹公的箭法則是跟我學的。我很清楚尹公的為人,像他這樣有道德的人,結交的朋友也不會差到哪。』
後來庾公追上子濯孺子後,一聽到對方的姓名,果然停下腳步:『他是老師的老師啊,我怎能用他傳授的箭法反過來傷害他呢?可我是受國君命令,也不能不完成使命!』
於是庾公把箭頭拔去,象徵性地發出攻擊,在不傷人的情況下撤軍了。」
一個重視品德的人,在結交朋友時也會重視他的人品,所以真正的好人,是不可能交到壞朋友的。換言之,如果交友時只重對方的權位、財富,而不重德行,像羿一樣,那麼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

政治的最佳方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齊王喜歡音樂,孟子知道後問他:「大王,你覺得一個人聽音樂快樂,還是大家一起聽快樂?」
「大家一起聽比較快樂吧。」
「那我就用音樂舉個例子:今天要是百姓生活困苦,妻離子散,卻又聽到皇宮演奏音樂,恐怕會想:『大王為什麼只顧自己享樂,而讓我們過這麼苦呢?』反過來,要是百姓安和樂利,生活舒適,聽到皇宮飄來的音樂聲便應當更開心:『我們的君王現在一定一切安好,不然怎會有閒情雅致聽音樂呢!』為什麼有差別?關鍵就在大王您願不願意與民同樂啊。」
與民同樂不是形式上的和人民一起吃喝玩樂,而是在為政時,應先讓人民過好生活,官員才能享樂。如果無法關心人民,只是辦一些活動,那麼再多的娛樂也無法使人真正快樂。

孟子的炯炯有神圖,炯炯有神,炯炯有神。

[1] 辯論家,戰國時許多讀書人從事的行業,古代常靠這種有口才的人去遊說以達到某些目的,因此他們很受國君歡迎。他們為了展現自己的能力,往往會故意挑戰其他流派。